找到相关内容115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寒山寺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王士桢、沈德潜、叶昌炽、程德全等等,这些中国诗歌史上的大诗人,在各自的时代都咏唱过寒山寺,留下了大量名篇佳作,让人神往。   寒山寺的钟声有沟通心灵、感悟人生的神奇力量,有独特的魅力。张继的《枫桥夜泊》...对待人世间的嘲弄和不平,深谙“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客观存在,因而引导人们互忍互让,和睦相处,充分体现和合文化的人本内涵。   7、解读传播《寒山拾得二圣降乩》诗。寒山寺大雄宝殿罗聘绘寒山拾得石刻像...

    姚炎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391634.html
  • 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较

    [10] 由此感悟人生是苦。青年时,出城游玩,于四门见到老病死等各种苦患,更深觉世事无常。富裕优越的贵族生活不能满足他解决宇宙人生问题的愿望。为了寻找人生真谛,于是二十九岁时他便离家别国,开始了断恼离...异曲同工之微妙的。   不过活泼不是过激、更不能是放荡。学风要活泼,做人与人生追求还是要用中庸之道。如《论语》云: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81]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

    体恒

    |孔子|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22432819463.html
  • 打通“古典”与“现代”的一个奇妙出入口:禅思诗学

    蹈狞厉,转而寻求“物我同一”“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境界。他开始收敛自我,以平常心出入自然尘世,即以某种超然即世的态度感悟人生世相,他回归本心,开始自得自适,把一切平常景物都看做悟的道场,这样,他...,大概也不见得是作者一厢情愿的白日梦吧?  二  禅的本质是一种启发人“自识本心”的生命哲学。故在某种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它是以超然的审美态度对待人生与世界的。它要求人摆脱功利计较,祛除规范束缚,于活泼泼...

    陈仲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0240790.html
  • 灵光独耀 灿若群星 -----从怀素《自叙帖》管窥隋唐书僧现象

    造诣的人,才会有这种极高的体验,才能有对“书之妙道”的领悟。张旭、怀素、高闲等人都已经到达了“顿悟”、“妙悟”的境界,能从自然万象中感悟人生与书法,再将强烈的个人感情倾注到狂草的创作当中去,他们草书的...认为唯有禅境才是人生至境。白马西来后,佛教修行方法和禅理也影响到书法理论。蔡邕指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王羲之、欧阳...

    陈胜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4943480.html
  •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

    的本体观念与世界上大多数哲学都不相同,佛家由感悟人生而探讨宇宙实相,释伽破梵天创世之说而立因缘生法之意。简而言之,佛学视大千世界的生成不以本体,而以缘生,自然界的一切皆无自性,此有彼有,此灭彼灭,&...称之为非相之实相,即真如、涅槃、中道者。力图空诸名相,以缘生否定原创的非本体论,在探求宇宙人生本真的过程中,还是不自觉地沦为本体论者。因此可以说佛学是非本体的本体论。整个佛学证是以其辩证思维之特长,从...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1943756.html
  • 度僧

    小姐連忙進屋,法慧則連滾帶爬狼狽而逃。 法慧在生死兩隔,天人永別的痛楚中隱然感悟人生的無常,雖然與佟小姐只有驚鴻一瞥,但那彷彿曾經經歷多生多世的記憶,卻無法言喻的湧現出來,法慧終於知道,是該解脫的...來,按著法慧的肩膀說:「人生有如夢幻泡影,你當了然!如今所見,皆為心魔所起,你殘情未了,不論見到任何景象,皆為虛幻!人生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明白這道理,才能遠離一切顛倒夢想,能斷一切苦厄!」 說完,...

    林金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3244037.html
  • 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大师冯友兰先生,他多年对国学研究,对这门学术、宗教、道法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他在国学智慧、慈悲精神的感召下,用不同的视角观看这个世界。这点非常重要,我们能够跟他的视角换一个眼光,所以在国学的真谛中感悟人生,思考构建人生,佛教感悟社会人生。下面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楼老师。   楼宇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讲的题目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这个题目应该从佛教最基本的东西...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3851719.html
  • 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3)

    真理。   当初佛陀因为感悟人生无常,于是舍弃荣华,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示众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世间无常故苦。顺遂变成困逆...“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为“缘起”。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则,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因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351965.html
  • 南渡士人的佛教因缘与文学创作

    作拙句以道其意云。”从诗题看,此诗约作于绍兴二十五年前后。此时,李光尚在远谪之地,心情郁闷,此诗正是借参禅来感悟人生,从而达到“忘忧恼、泯是非”的目的。  三、南宋政府的权宜之计与南渡士人的佛教因缘 ...目的和动机不仅是以佛养性,借此来泯灭荣辱,淡泊功名,消除人生的烦恼,还借此齐生死,等轮回,解决生死的苦恼。他们对待佛教的态度更为虔诚,佛教徒的形象更加突出。据《佛祖统纪》、《五灯会元》等书记载,吴子才...

    钱建状|尹罗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1061283.html
  • 佛学研究方法谈

    存在的神。这样我们才清楚地了解到佛陀是印度一个王国的王子,名叫悉达多,他因感悟人生无常和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就走进山林修道,逆观十二因缘,从而大彻大悟,以后就开始教化众生,教导人们如何从苦难中解脱出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4261921.html